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去年,备受赞誉的作家和翻译家刘宇昆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国王的恩典》,他还翻译了刘慈欣《三体三部曲》中的两部(其中的第一部,《三体》,获得了201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刘宇昆对于当代中国科幻的热爱进一步体现在他的新书《看不见的行星(Invisible Planets)》中,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翻译选集,将在今年年底出版。《国王的恩典》续集——《风暴之墙》将于10月开始发售。刘宇昆还写过一些关于未来的短片小说,包括《第二次机会(Second Chance)》, 《瘟疫(The Plague)》和《天体(Celestial Bodies)》。Preston Grassmann邀请刘宇昆来分享他对于中国科幻思考和对于翻译的见解。 
 
Q:去年,Joshua Rothman在《纽约客》上写过一篇文章大致介绍了一下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他指出美国科幻小说主要反映了其开拓史。特别地,他指边疆开拓、自由和民主之战等主题。然而,一些学者,如Mingwei Song和Nathaniel Isaacson,指出中国科幻小说的主题是非常多样的,这种类型的主题解析需要非常小心。历史环境影响小说的叙述背景,这是不可避免的,你认为能区分出中国科幻小说的特点吗? 
 
刘宇昆:我认为Rothman的分析很有趣而且发人深省,然而,我不太愿意对“中国科幻小说”这样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进行一个统一的论断。这个概念涵盖了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多方面的影响力和作者们各有特点的表现手法。
 
对你的问题一些中国作者已经给出自己的答案。夏笳,中国著名的科幻和奇幻作者和学者,为Tor.com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中国科幻?》。刘慈欣,或许是现代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曾在多个访谈(比如这个)中表示,他认为中国科幻正处在一个类似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阶段,社会变迁和技术经济的快速发展迫使人们思考未来,这样就有了科幻小说发展的沃土。
 
虽然我认为文学需要结合其创作的社会背景去理解,而当代中国社会是如此复杂,包含了许多对立的观点和趋势,因此我认为不能用简单的答案来描绘“中国科幻小说”特征。这就像社会如何催生这些作品一样,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的问题。
 
Q:对于科幻小说的大部分读者来说,阅读此类小说的一部分乐趣源于体验“别的什么”,他们从熟悉的情境中跳脱出来,发现一些全新的东西。科幻小说的读者对译作的兴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译作可让人体验不同历史和文化的情境。你怎么看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花了如此多的时间才受到美国读者的关注?
 
刘宇昆:我在什么地方读到过,每年在美国出版的翻译书籍少于3%,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翻译类作品在出版书籍中占的比例要大得多。
 
美国读者普遍对翻译作品兴趣缺乏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我认为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美国在全球文化的主导地位。美国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化输出国,其音乐、电影和流行文化渗透到大多数社会群体中,无处不在地左右着流行趋势。
 
美国读者,作为一个如此霸道的文化的成员,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美国造”是最好的,无论什么值得表达的都已经用英语被表达出来了(而且用英语表达最好)。因为英语是现代科学、政治和商业等许多(绝大多数?)领域的主流语言。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或多或少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傲慢。美国读者需要额外的努力去关注那些不是美国制造而且不是英语书写的文化作品。因此,外国作家在引起关注方面面临着一场艰苦的战斗。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说法,很难被证实或反驳。
 
Q:一些中译英翻译者指出,很难在保持中国风的同时又让英语读者觉得自然。你之前提到的一个例子是上帝视角,这在现代英语文学中并不常见。当把中文翻译成时,还有哪些挑战是你不得不面对的?
 
刘宇昆:上帝视角并不是真正的语言特征——只是在当代英语写作中通常避免使用,而在许多中国科幻与奇幻作品中被使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译英的翻译方面,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涉及文学典故和历史参考的内容。娴熟的中文作品中往往充满了典故——但如果直译,对没有浸淫在中国文化中的读者来说,它们大多都将是晦涩不明的(参见《星际迷航》:TNG插曲“Darmok”)。在翻译过程中我必须做出许多取舍,决定哪些典故要保留,哪些要丢弃,哪些要解释,哪些要调整(这样读者就能够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它们了)。
 
并不是说英语写作没有诸如此类的典故和引喻,但由于中文读者普遍熟悉西方典故,英译汉翻译者并没有汉译英翻译者这样的困扰。再次强调,这是西方文化霸权的结果,尤其是美国流行文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对美国文化和欧美历史的了解远远多于美国人对其他国家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尽管还有与语言特征相关的其它挑战,比如韵律,双关语, 语气,语调,时态等,但是与文化问题相比,它们相对是次要的。
 
Q:陈楸帆、夏笳和糖匪的小说有很多精彩的译本,主要是由您翻译的。您认为还有哪些中国科幻作者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呢?
 
刘宇昆:宝树,我为《科幻小说月刊(Fantasy & Science Fiction)》翻译了他的精彩的中篇小说《大时代(What Has Passed Shall in Kinder Light Appear)》,他的长篇处女作《时间之墟》是一部节奏明快,充满思考乐趣的小说。郝景芳,是一位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科幻作者,任何一位喜欢中国科幻和奇幻的读者都应该优先阅读一下她的作品,不妨从《北京折叠》开始读起。 
 
Q:您将会有哪些新的译作呢?
 
刘宇昆:非常高兴,我有一个短篇小说翻译作品集叫做《看不见的行星》将由托尔出版社(Tor Books)出版。与此同时,我也翻译了陈楸帆的长篇处女作《荒潮》,不久后将在美国面世。 
 
采访:PrestonGrassman
 
翻译:dan,阿勺,彭程,刘清晴
话题:



0

推荐

集智俱乐部

集智俱乐部

50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集智俱乐部,英文名Swarma Club,成立于2003年,是一个从事学术研究、享受科学乐趣的探索者的团体。它倡导以平等开放的态度、科学实证的精神,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交流,力图搭建一个中国的“没有围墙的研究所”。公众号:集智俱乐部,官网:swarma.org。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