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通过大规模论文数据研究社会中创新现象的例子。研究揭示了小团队与大团队之间的关系。一是,小团队的创新性研究“供养”了大团队;二是小团队的研究特征在于创新,但小团队的研究更容易不被社会认可,其起步成功过程更加艰难。进一步地,还讨论了影响团队创新能力的因素。本文将对这项研究详细分析。
团队合作,一直是社会科学中非常重要的议题。
团队里不同党派的成员之间能够更好的合作吗?团队里有更多的女性会有帮助吗?团队里跨学科的背景会推动问题的解决吗?团队的规模和创新性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社会科学问题研究其实非常之难。网络科学家 Duncan Watts 在2011年的《Everything is obvious 》一书中指出——常识往往会愚弄我们,让我们觉得社会问题很简单。
不管多么惊人的社会科学发现,人们都可以通过事后诠释的方法使之合理化,仿佛“一切显而易见”——这种结论,拍脑袋就能想到,何必耗费昂贵的人力物力去调查?
然而大家往往忽略了为了得到这些答案,科学家们是如何使用大规模的数据和实验,又如何耗费巨大的财力心力。
创新?
小团队的无奈
创新?
小团队的无奈
James关于团队规模和创造性的研究,笔者前后一共完整地听了四遍。
第一次是在实验室,那时第一次听到吴令飞讲这个研究,开始了解什么是科研。第二次是在西北大学ic2s2的会议上,听令飞汇报这个工作。第三次是在芝加哥大学的长椅上,令飞分享他做这个研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以及他对创新这个词的思考。
最近的一次,也就是James 在集智俱乐部的演讲。
即使隔着屏幕、以另一个人另一种语言的形式,这项奇妙的研究依然能让我感到亲切,同时引发我更新的思考。
这是由James、王大顺、令飞他们三个人组成的小团队。这个研究已经耗时三年,一直到最近,他们还在思考如何区分有无资金赞助的论文之间的创新性差别,这种严谨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让人敬佩。
大团队和小团队的问题,每一个人应该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我们总是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建立联系,组成团队,形成社区。令飞曾经分享过他自己的经历。他是文科背景,但是对物理非常感兴趣,希望在物理学期刊上发文章。在博士毕业以后,想带着这种动力继续研究物理,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后来确实发了两三篇物理学的文章。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地带,干燥又孤独的地方,一个人日复一日地构造模型。文章投递的过程非常艰辛,他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相当于是一个小团队,若是写一些热门的文章,比如人工智能方向的,显然比不过谷歌、微软这些大团队,所以只能绝处求生,写一些还没被开发过的东西。
也是这个经历让他明白,小团队做出开拓新方向的发展策略都是迫不得已。
当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也想追踪社会热点、热门产业,你也想一开始就进入一个成熟的市场,但在成熟的市场中,蛋糕已经被分的差不多了,挤进去也只剩面包屑了,那怎么办呢?不如开拓一个新市场,没有大蛋糕,自己做一个大蛋糕。
相反,大团队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已有的注意力流进军成熟的市场。
限制?
或许源于你已有的连接
限制?
或许源于你已有的连接
我也想聊聊自己对团队合作的体会。从一开始进入实验室的5人小团队发展到现在超过10人的大团队,会发现大家所做的研究越来越同质化,资源的大蛋糕越分越小,大家都往一个方向卯足了劲。
而往往这个时候,也是你最需要警惕的时候,因为你的连接正在限制你的连接。为什么这么说呢?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强链接”,比如实验室的合作伙伴关系,比如舍友、家人关系,这样频繁的人际关系称为“强链接”。还有像会议上认识的学者、同一个学校的校友等定频互动的人的联系,称为“弱链接”。
“弱链接”往往会更加有优势。Mark S. Granovetter对在美国找工作的人们调查研究后发现,人们找工作的时候,亲密的朋友往往帮不上什么忙,真正能介绍到工作的往往是弱链接。
相关论文:
The strenghth of weak ties: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Mark S. Granovetter
论文地址:
https://www.jstor.org/stable/202051
所以要让自己跳出目前的“舒适圈”,寻找自己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就需要接触更为多样的人、多样的生活。你的“强链接”建立起来的小圈子是你的阻碍,如果要突破自己的话,就需要找“弱链接”,多接触跨越“结构洞”的人或者成为跨越“结构洞”的人,才更可能突破自己。
发展?
得“结构洞”者得天下
那“结构洞”又是什么呢?这个词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其实非常普遍。“结构洞”研究(Structure Hole)是Ronald S.Burt在1992年发表的一篇研究结论。
相关文献:
Structural Holes and Good Ideas. | Ronald S. Burt
论文地址:
https://www.journals.uchicago.edu/doi/10.1086/421787
他用3年的时间研究公司的经理,通过发放问卷,在问卷中询问被调查者“平时跟谁一起交流”,从问题的答案中把每个人的社交关系提取出来。除了直接问被调查者问题,Ronald S.Burt还对与被调查者联系紧密的人发放问卷以了解被调查者的社交情况,比如询问被调查者的领导“被调查者在工作中的表现”。
研究发现,你的社交越狭窄,领导越会觉得你较差。在科研中也是如此,如果有多学科的知识,往往会更容易成功,比如Barabasi、Duncan Watts,交叉学科的背景让他们以物理的思维解决社会科学的问题。以及社会上混迹于不同圈子都吃得开的人,他们就是在不同的社区间承担着跨越“结构洞”的作用。
因此,跨越“结构洞”的人,他了解到的信息更多,更容易产生新的想法,接触到新的机遇,从而也会有更多的晋升和盈利机会。
“弱链接”和“结构洞”都更有可能会促进个人创新性的发展。
品控:
多样性促进优质
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下影响团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James等人在维基百科的语境下研究政治倾向和团队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写了153个保守类的页面,只写了4个自由类的页面,那么他就更有可能有保守派的意识形态。他们发现,编辑团队的多样性越高、极化程度越高,页面的质量也会越高。这个结果不仅仅体现在政治领域,还有科学和社会类的文章。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维基百科呈现的首页背后,他们还会有一个讨论的版面平台,提供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举个例子,在Ronald Reagan这个页面,有人提出他对艾滋病的处理是不够的,但也有人就此作出解释——在1981年的时候大家并不理解什么是艾滋病,不知道其严重性。因此我们发现,在交流中会有信息的多样性,会促进质量的提高。
相关文献:
The Wisdom of Polarized Crowds. | Feng Shi et al.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1712.06414
谁更擅长创新?
大团队VS小团队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提到的问题:是小的团队还是大的团队更擅长创新?
当今的科研工作重点在于创新,尤其是发表论文的时候,评审团最看重的事情之一就是你的论文是否在某一领域有所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我们格外关心创新。
那么创新是怎么定义的呢?通常来说,我们认为从前没有的但是现在有了的事物称为创新。但其实我们认真思考一下,什么是前所未有呢?是我们的认知里没有的吗?还是书中没有记载的呢?
很难判断,每一点的创新都是基于前人的肩膀。在这里,James他们认为,创新其实是一个新的事物挡住了旧事物,像日食一样,月亮遮住了太阳,后来的人,只能看到新事物,不能看到旧事物。
相关文献:
Large Teams Have Develop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all Teams Have Disrupted It. | Lingfei Wu, Dashun Wang, James A. Evans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1709.02445
图中较大的盘子表示引用你的论文,我们把论文的引用结构划分为三种,分别用绿、红、蓝色方框表示。
第一种结构为绿色方框,表明引用者既引用你的论文i也引用了你的参考文献j;
第二种引用结构是红色方框,引用者只引用了你的论文 i ;
第三种结构是蓝色方框,引用者只引用了你的参考文献 j 。
红色与绿色出现的概率之差,就是量化后的“创新性”,该值越接近于1,论文创新程度越高。
小团队致力于创新,大团队则努力发展创新。
a-c, 对于研究论文,专利和软件,文章引用量的中位数随团队规模增大而增多,相反,创新比率却随之下降。
d-f,d-f图与a-c横坐标相同,但纵坐标是极端值而非中位数。
Relative ratio是将观察到的创新值与基准创新值进行比较。被观测的论文、专利和代码的影响力有较大的概率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而最具创新性的概率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数据来源:
研究论文:在1954年至2014年期间发表的42,045,077篇WoS文章
专利:2002年至2014年期间分配的2,548,038件美国专利
软件:2011年至2014年上传的26,900件Github资料库
“颠覆性”创新
经过分析发现,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大,团队引用最新的论文越多,而引用历史较久的经典论文却比较少,由此得出结论:大团队偏向引用新文献,捕捉流行的研究。
小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过去的文献追溯更深,思考深入,从而提出新想法,实现“颠覆性”的创新。
另外,小团队在创造新的方向,而大团队在发展这些方向,也就是说——小团队擅长提出问题,大团队擅长回答问题。
小团队创造一个方向,等待有人发现、赏识他的想法与创新并把它发扬光大,但很可能在等待的过程中,这个团队就消失了,这也是现在创业不易的原因之一,而大团队收割目前已有的注意力流,沿着已经被验证过的好方向去挖掘。
什么是团队的创新源泉?
除了团队的大小对创新性有影响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对创新能力有影响呢?
-
“脑”人物
James将团队中的人分为两类,一类为团队的“脑”,灵魂人物,提出思想撰写了文章,另一类为团队的“肌肉”,激发“脑”人物的灵感,辅助文章的创作。
研究发现,“脑”人物的越多,团队创新能力越强,“脑”人物不会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加显著增加。因此,团队的组成结构对创新能力有影响。
-
精力投入
研究者们又想到,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工作以后就很难再深入的学习,有了孩子就很难在加班的时候认真工作。因此,我们认为团队成员在一篇论文里的投入时间对论文的创新性有影响。
使用成员1年内写的文章的数量来替代团队成员在一篇论文里投入的时间、精力,成员写的论文的数目越多,成员的精力越分散,论文的创新性越低。
-
年龄
考虑到人脑的活力是随着年龄下降的,因此我们尝试分析了作者在研究机构或者高校的任职时间长短对创新的影响,团队平均年龄越低的团队,创新能力越高,随着年龄增长,创造力不断下降。
-
社交圈
在之前提到了社交圈会限制个人的发展,于是考虑学者在学术社区中的与社群的连接程度对创新的影响,研究显示,学者在学术圈中的连接程度越高,学者的创新能力越低,也由此,我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创新的本意就是要离潮流有点距离,才会更容易产生下一个潮流。
-
资金
不得不说的是,金钱对团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欧盟自然基金协会,我们发现获得基金的团队比没有获得基金的团队更加保守,而在获得基金的团队中,小团队比大团队更保守,在没给有获得基金的团队中,小团队比大团队更加创新。
总结
小团队的创新性研究供养了大团队,小团队创造新的研究方向,大团队发展这些研究方向,当小团队的研究获得公众认可与赞赏时,该研究类别的大团队比例显著增加;小团队的研究特征在于创新,大团队的研究特征在于投入大量的资源发展,小团队的研究更容易不被社会认可,其起步成功过程更加艰难。
而对于一个团队,创新能力和每一个人都密不可分,个人的时间精力,年龄、与社群的连接将会影响团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整理:徐绘敏
编辑:王怡蔺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