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团队更聪明、有更好的表现呢?其实并不是那些所有成员都聪明的团队,而是那些沟通模式更去中心化、女性比例更高、同理心更强的团队。2010年至今的多篇论文,对群体智力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探讨,本文将介绍这一系列的工作。
一个和尚打水吃,二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古老的童谣反映了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其能力不等同于团队中每个成员能力的线性加和。那会是哪些因素,影响到了一个群体的智力水平呢?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环境下,也应当有相应的不同智力表现。
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其中一大部分来自于其虚假的智能放大了人类本来具有的自然的愚蠢。人类作为个体,终究会在越来越多的赛场上败给机器。但只要人类作为一个团体,其具有的智慧不输给机器,那机器智慧的提升,也不应该被视为威胁。而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谁不希望自己所在的团队能够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水平呢?
本文首先将解读本领域的开山之作,然后结合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介绍今年3月最新的一篇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有关团体如何避免公地悲剧的论文,最后将对群体智慧未来的研究可能性进行展望。
定量化群体智慧
随着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这个概念于2010年第一次出现在“Science”杂志上,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入了定量化研究的阶段。
论文题目:
Evidence for a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Factor in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Groups
论文地址: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30/6004/686/tab-pdf
上图给出的是最早提出群体智慧的文章,作者Penland来自MIT媒体实验室。他在18年出版的书籍《智慧社会-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中,对集体智慧有更详尽的描述。
在这项2010年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比较669名参与者组成的2-5人的团队,在多种任务下的表现,给每个组厘定了该组的群体智力得分,然后让该组成员去完成诸如视频游戏、建筑设计等新的任务。结果发现,和群体表现相关的不是群体成员的平均智商,也不是群体中最聪明的智商,而是这个群体的智力得分,见下图。
来源:参考文献[2]
Evidence for a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Factor in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Groups
如何提高群体智力水平?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群体智力水平?如果不是个体的智力水平,那就应该是群体本身的属性,例如群体的凝聚力,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在群体中是否得到满足等。
但研究发现,群体智力水平是涌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是每个群体成员的某些属性,决定了群体的智力水平。
群体中的交流模式:充分表达与倾听
影响群体智力最多的,是群体中的交流模式。
在相关实验中,群体内交流的集中程度与群体表现呈现负相关,且相关系数-0.41,是本研究中发现的最强影响因素,这意味着,交流越是围绕某个“意见领袖”展开,这个群体的智力水平就越堪忧。从反方向来看,如果群体中每个人,尤其是少数派和弱者,都能够充分地表达并被倾听,那么团队的智力会有显著的提高。我不认为这意味着团队中的“民主”程度,而倾向于认为这反映出团队中成员是否把自己视为平等独立的一员。
对群体智力贡献次高的是成员心智敏感程度,与群体表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这意味着团队成员的情商越高,越能够明白他人的所思所想,团队整体就越聪明。而群体的平均智力水平和群体智力的相关系数只有0.18, 这意味着群体中的个人聪明,不代表整个群体就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女性成员的贡献:比智商更重要的心智敏感力
而第三个决定团队表现的,是团队中女性成员的比例。不过这一点在之后的实验中并没有得到验证。考虑到女性大多在对他人的敏感性上得分高,这一点可以部分被上一个影响因素解释。关于女性在团队中的比例,从常识来看,也不应当是越多越好的。
下图展示了团队中不同比例的女性对团队智力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到,女性在团队中所占的比例不是越多越好的。团队成员心智上的多样性,对团队的智力水平也有着促进作用。
来源:参考文献[3]
https://www.nap.edu/read/18427/chapter/5#57
小结
群体智力这个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可以评估群体在一系列任务上的表现。而当我们将群体智慧看成一个涌现现象,会发现影响群体智力的不是群体中个人的智力,而是群体成员相互交流的网络以及群体成员对他人的了解程度。
下图展示了创新的团队应该处在哪一个象限。下图中横轴表示的是团队中的交流模式,如果团队是自发组成的,那么团队的交流就不应该围绕着少数人。而纵轴则代表了对团队目标的理解是否有条理,能否量化的评估。对于需要发挥创造力的任务,好的团队应该是自组织的,也是数据驱动的。
来源:参考文献[3]
https://www.nap.edu/read/18427/chapter/5#57
群体智慧博弈论:公地悲剧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群体智慧的研究,就应该专注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上。今年3月的一篇论文,探讨了公地悲剧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凸显了团队中认知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在当下这样一个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尤其值得关注。
所谓公地悲剧,是来源于博弈论的一个洞见,是指对于无主的资源,人们倾向于过度开发利用,直到资源的补充跟不上资源的消耗。例如牧场属于一个部落,但如果缺乏管理,每个人都会养越来越多的羊,直到草场退化。这个例子的都市版是,一个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想去扩展新的业务,可是公司的资源有限,无法支持每一个方向。如果缺少管理,那就会导致过多无谓资源的消耗。
避免公地悲剧:心智理论与同理心
公地悲剧的研究者首推加勒特·哈丁,他指出,有两条路可以避免悲剧的出现——要么自上而下的管控,要么个人自负盈亏;除了这两种极端的手段,对于满足下面几个约束的团队,也可以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
对资源有所监控;
对获取资源的权利在团队内有明确的规章
对资源的供给与分配之间的比例有明确的界定
对不遵守“公约”者制定有惩罚措施
对应到团队中的成员,上述要求意味着团队中既需要有高智力的成员,去弄清楚资源的供给按照怎样的规律配置,也需要有成员能够具有同理心,即在复杂社交坏境下所必须的的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团队中都是智商爆表但对他人的心智理解能力弱得像生活大爆炸谢耳朵那样的成员,那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idea最好,那这个团队肯定会面临资源枯竭的。
如果只是得出这样的结论,那这篇文章多半没有多少新意,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情况:资源逐渐增加与资源逐渐减少。然后发现对于后一种情况,团队中的成员具有同理心,对避免公地悲剧更为重要。
下图中横轴代表的是群体中个人的智力水平(由参与者的SAT成绩代表),而纵轴代表的是心理学测试得出的同理心水平。在右上方的象限中,团队中既有高智力的成员去应对坏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又有高情商的成员来降低社交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能够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
来源:参考文献[1]
The importance of cognitive diversity for sustaining the commons
根据对问题所需的技能分类,本文的作者将团队避免资源耗尽放到了下图的象限中。有了这幅图,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群体智力不等同于个体智力的加和——原因是群体中存在着交流与反馈。只有顺畅的交流,才能够保证团队中每个人都能够发挥出其特长。
图中处在对角线中的问题,代表了绝大多数现实中需要团队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个团队在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时表现突出,那这也能预测其在解决其他同类问题也会表现突出。
来源:参考文献[1]
The importance of cognitive diversity for sustaining the commons
知识经济意味着需要跨学科的交流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如何分配产出的成果这一“博弈”,也类似于公地悲剧问题。每一个好点子都带来了事后看来巨大的正外部性,但在这个过程中,该如何分配收益,则需要团队中的成员能够站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而为了维持对他人心智的敏感性,又需要在团队的交流中呈现小世界网络的结构,既有互相信任的小团体,又能够保持长程连接,从而使得团队中成员拥有的信息是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
在未来,要解决的问题如上图中右上方的wicked problem。而团队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机器人或者AI算法,它们负责提供智商担当,而团队中的人类则负责协调和沟通。从群体智力的研究中,也可以窥见软能力的重要性。
群体智能前沿展望
接下来说说我个人对未来的群体智能研究有哪些期待。
利用团队游戏对战数据
首先是更真实的研究场景,上述的两项研究,都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招募大学生去完成研究者设定的任务,都是让招募来的大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研究员预先设定的任务。
但在真实的坏境下,实验室中的结论是否适用呢?我们能不能用真实的游戏对战平台上的数据,去看看团队的认知多样性及交流模式对团队的胜率的影响?比如看看王者荣耀中,是不是团队中女性的玩家的比例增加,团队的胜率会增加;还可以看看是不是每局游戏中女性角色的比例,对同等级团队的胜率有影响。
玩游戏也能做科研?网游EVE online霸气登顶Nature子刊封面!
智能体结盟动力趋势
另一个有趣的方向是受到了Open AI最近的一篇论文Neural MMO的影响。文中将一百个智能体放到了一个模拟的游戏环境内,通过强化学习,让这些智能体进化,最后看看会产生怎样的策略。
结果发现智能体不是进化的如黑暗森林预测的那样互相攻击,而是尽可能地避免冲突,并探索未知的空间。如果在这个实验中加强智能体合作的收益,那演化的结果预期应当是智能体之间会结盟,并且结盟后会发展出一个个内部策略多样化的群体,从而在模拟的坏境中,去重现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认知多样性的团队具有更高的群体智慧这一洞见。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之前的复杂网络研究中,一个人在网络中所在的位置决定了一个人的长期成就,决定了一个人能否逆袭。
参考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组2018年的论文:
Quantifying reputation and success in art
论文地址: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8/11/07/science.aau7224.full
集智相关推文:
结合群体智慧这个概念,这就可以解释这背后的机理。网络的结构决定了一个人所在的团体的智力,而处在容易成功的团体中,个人也容易积累资源,从而在个体层面出类拔萃。
而判断自己是否身处一个成功的团体中,不是看团队中的成员的个体智力,而是看团队的交流模式:
是否过度地集中于某个明星成员
是否有足够多的成员具有对团队其他成员的需求理解
是否能够将信息有结构有逻辑可量化地表达出来
如果你所在的团队不具备上述三点,那就从自己做起,推动团队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The importance of cognitive diversity for sustaining the commons
[2] Evidence for a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Factor in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Groups
[3] https://www.nap.edu/read/18427/chapter/5#57
[4] https://github.com/openai/neural-mmo
作者:郭瑞东
审校:樵溪子
编辑:王怡蔺
推荐阅读
集智俱乐部QQ群|877391004
商务合作及投稿转载|swarma@swarma.org
◆ ◆ ◆
搜索公众号:集智俱乐部
加入“没有围墙的研究所”
让苹果砸得更猛烈些吧!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