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导语
由于供给链网络容易受到社会和自然的负面冲击, 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复原力和可持续性。在2019年8月 Nature 的子刊 Nature Sustainability 上发布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通过对自然灾害影响的分析,针对企业级供给链网络,提出了影响冲击在网络上传播的三个因素。
论文题目:
Firm-level propagation of shocks through supply-chain networks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19-0351-x
背景介绍
经济冲击将减少特定地区或行业的产量,直接受冲击影响的企业供应商会因缺乏需求而减少生产,而由于材料,零件或组件短缺,他们的客户也必须缩减产量,这种间接影响通常比冲击本身带来的直接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整个经济体的波动将很大。为了研究冲击传播的规模和持续性,研究者提取了一种基于代理的模型,通过分析冲击在供应链网络上的传播,研究了造成持续间接影响的可能因素。
自然灾害在供给链上的传播
研究者采用自然灾害作为冲击的来源,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自然灾害一直是经济冲击的主要原因,由于地震周期和气候的变化,它们的发生预计会增加;其二,自然灾害与金融危机等人为灾害不同,它提供了一种独立于灾前经济活动的冲击,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冲击对经济活动的因果影响。
2011 年日本地震
研究者模拟了 2011 年日本地震通过供给链传播的影响,如图 1 所示。粉红色点是工业生产指数估计的实际增加值,而红线代表总日增值的最佳模拟,红色虚点线代表该模拟结果的 ±δ(标准差) 区间。从图中可以看到, 红线在地震发生后的100天后很好地拟合了真实数据,但是100 天之前的拟合结果较差,这是因为地震后紧接发生的福岛核泄漏以及海啸存在一定的影响,以及灾后民众情绪对经济的影响,但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图 1 的内嵌图展示了 30 次使用相同参数的模拟结果,其中有 6 次结果表明在大约 100 天后,经济体经历了第二波负传播的影响。尽管整个经济体在大约50天前开始恢复,但第二波的浪潮损失仍大于第一波的浪潮的损失。在这6种情况下,生产损失持续的时间更长, 该结果与实际总增加值(图1 中的粉红点)在恢复过程中的两次下降(地震后7个月和地震后9个月)的观察结果一致,这种持久性值得我们深思。
图 2: 由于地震冲击,受影响企业或实际产量低于灾前能力的企业的地理传播情况。
图 2 展示了由于地震冲击,受影响企业或实际产量低于灾前能力的企业的地理传播情况。图中粉色阴影块表示直接遭受地震的区域,蓝色阴影块表示直接遭受海啸的区域,颜色最深的点表示产量小于或等于其产能 20% 的企业,而较浅的点表明公司的产量下降较为温和。地震发生20天后(图2b),地震的间接影响传播到日本大多数主要城市, 这些间接影响甚至在60天后仍然存在(图2d)。
日本南海大地震
图 3 将2011年日本地震与日本南海大地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图中,蓝线代表日本南海大地震后总日增值的模拟,红线代表2011年地震后总日增值的模拟,红色虚线和蓝色虚线分别代表两者的误差区间(±δ)。尽管两者的地震震级相似, 模拟结果表明日本南海大地震的影响将远远大于2011年日本地震的影响,这是因为预计南海地震及其后来的海啸将袭击东京,名古屋和大阪等主要产业集群。 从图3的内嵌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南海大地震的仿真结果中也出现了与 2011 年日本地震相似的二次负面浪潮,同样证实了持续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灾害分析
由于冲击的传播,2011年日本地震的总间接影响(未被地震直接破坏一年的企业的总损失)估计为11.4万亿日元,约为 GDP 的 2.3% ,而总直接影响(被地震直接破坏的企业的总损失)估计为0.1万亿日元,总间接损失是总直接损失的100多倍,如表 1 所示。对于日本南海大地震,模型估计总直接损失为52万亿日元,间接损失为2.3万亿日元,总损失占GDP的11%,总间接损失是总直接损失的200 多倍。可见间接损失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比直接损失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
造成持续间接影响的元凶
通过对 2011年日本地震和日本南海大地震影响的模拟,研究者发现通过供应链传播的经济冲击具有两个显着特征:(1)实质性的间接影响和(2)可能的长期持续性。换句话而言,供应链的形成机制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复原力和可持续性。造成这种持续大规模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供给链网络的无标度特性,中间产品的可替代性,以及强连接组件(GSCC)成环的复杂性。
供给链网络的无标度特性
为了验证供给链网络的无标度特性的影响,研究者实施了简单IO分析、随机供给链网络、度保持随机网络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分别为图 4 中绿线、橘线和紫线所示,其中红线为使用基于代理的模型对真实供给链网络模拟的结果,粉红色点为实际工业生成指数。使用 IO分析预测(绿线)的影响比使用代理模型模拟的影响小得多,使用随机供给链网络(橘线)模拟的影响也很小,这些结果意味着无标度特性增强了通过供应链的冲击传播。
在保持度的随机网络中,网络保留了无标度属性,企业往往与更多行业的供应商联系在一起,企业很难将受损供应商替换为其他现有供应商。因此,相对于真实供给网络,使用保持度的随机网络(紫线)模拟的影响要更大些。
中间产品的可替代性
为了研究可替代性如何影响冲击的传播,研究者在模拟中做出了三个可选择的假设。(1). 企业只生产与自身企业相关的产品,该产品与行业无关,即产品完全不具备可替代性。
(2). 使用实际的供应链网络,随机表示企业的行业或产品类别,即产品具有较低的可替代性。
(3). 假设所有产品完全可替代。模拟结果分别如紫线、蓝线和棕线所示,随着可替代性的减弱,冲击传播的速度和影响逐渐加大,这种特性在图 6 中也得到了体现。
强连接组件成环的复杂性
2011年日本地震复苏期间经济实际增值的下降,以及模拟预测中的第二波负面影响(图1和图3),表明了灾害的负面影响可以长期持续 。造成第二波冲击的原因与强连接组件(GSCC)成环的复杂性有关,网络中的这些环形可能以复杂的方式导致冲击的循环。如图 6 所示,当我们将实际供应链中的环路移除时,第二波冲击就消失了。而且无论中间产品的可替代性有多大,当供应链网络中没有环路时,就不会出现持续的间接影响。
图 6: 将实际供应链中的环路移除时,第二波冲击就消失了。
如何抵御风险
由于供应链通常很复杂(具有无标度的特性和环路),经济冲击不可避免地会通过供应链传播并放大,从而导致整个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间接影响。而且在恢复过程开始后,这些负面的间接影响可能作为第二波冲击出现,因此从长远来看这种间接影响是持久的。因此,网络的复杂性将导致经济和社会复原力和可持续性的恶化,那么企业该如何抵御这种风险呢?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剩余库存和备用供应商可以显着降低冲击,因为它提高了中间产品的可替代性。除此之外,决策者还必须持续关注这些冲击事件,尽量保持稳定的贸易环境,必要时采取主动保护措施以避免冲击的影响。
作者 : 鄢鹏高
审校:刘培源
编辑:张爽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